距离考研结束已有三天了,相信很多同学在这段时间都是茫然无措的,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对于这样的情况,学府考研已经屡见不鲜了,为了让考生不为暂时没有目标的生活垮下来,建议考生在短暂的放松后,提前着手准备复试工作,提高复试成功率。
一、收集信息,不打无准备之仗
如果说前面的初试比的考试成绩,主要决定于对考题的准备情况,接下来的复试则会重点考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不管什么时候,专业基础扎实才是王道。经过前面的初试,绝大部分同学在专业课方面虽然都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复试的时候还会有专业课的笔试和面试,所以一点不能放松。学校一般会给定考试的范围,抱着书本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收集信息。有可能的话,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以往的考试题目或者内容,至少考试的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寒假有空的时候可以多上目标学校的官网或者相应的考研论坛逛逛,有熟悉的前辈更好,没有的话,可以通过这些网络平台争取联系到一两位有经验的前辈,虚心请教。
至于综合能力的考察,除了专业知识要准备充分之外,还在于一个与面试老师面对面交流的过程,某种程度上确实有一定主观因素。但是只要准备充分,也可以有一些方法可循,面试的文明礼仪自不必说了,遇到会的知识,也不用太担心,如实回答就好。怕的是面试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的情况,这时候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尤为重要,遇到不会的情况总不能站着不说,一般20分钟左右的面试时间,进去就说我不会,多半是没有希望了,当然也不能不知道乱说,这样给老师的印象会非常不好。寒假的时候就可以花时间去了解目标学校的专业课老师,仔细弄清楚他们的研究方向,有什么著作,有机会可以下下来读一读,这样即便在复试的时候遇到难题,也可以说一些跟题目相关的知识,即便不一定完全符合答案要求,但是能说到老师心理去,总不至于太过为难。
二、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
现阶段要不要联系导师是困扰很多同学的问题。想要联系,成绩有还没有出来,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不联系又担心将来复试的时候自己吃亏。个人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要尝试提前联系,不一定要获得什么承诺,至少可以获得一些信息,比如说自己的目标老师招收研究生的名额是否已满等。但是联系老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如果选择的本校本专业考研,联系导师要方便得多,毕竟相对比较熟悉,清楚老师的性格脾气研究方向等。目前很多学校也已经开始毕业论文开题,考研的同学完全可以借着找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机会,去跟自己的目标导师取的联系,一边跟随老师做毕业设计,有机会就可以适当沟通研究生复试的问题,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好的资源就要争取抓住。
跨校跨专业的同学联系老师的难度相对要大一些,毕竟相互不熟悉,老师不会轻易接受或表态。如果有熟悉的老师帮忙推荐,取得跟老师的交流机会的几率相应要大很多,如果有熟悉的师兄师姐,也可以请他们帮忙推荐。
现在考研和保研也基本上是双向选择,好的学校,牛的老师报考的人必然多,老师可选择的余地也越大,这时候联系老师,很有可能得不到理想的答案。也不必太过在意,要相信其他人即便联系得到的情况也应该跟你差不多。但还是不要轻易放弃,做好情报收集工作,详细了解老师的更方面情况(如性格、脾气、科研方向、发的文章等),再把自己的个人简历,未来的研究计划等好好规划一下,突出个人的特点和能力,老师给时间的情况下,稍微详细地介绍一下自己,老师不给时间,也尽量把相关信息通过邮箱等方式传递给老师,剩下的事情就是认真准备复试吧。
跟老师联系要注意礼貌。虽然快大学毕业了,但是经常碰到一些同学在发邮件时,连基本的行文格式都没有,这样的邮件很是让人头疼,老师肯定也就没有看下去的想法了;二忌胡搅蛮缠,在老师表达考前不愿意跟同学有过多联系的情况下,只要把自己的意向表达,把自己的情况发给老师就好,联系过多反而容易引起老师反感。如果自己实在没把握,要么安心复习,要么就及时换目标,但这要慎重,同一单位联系多个导师,这往往是大忌,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这样做。但在准备时,可以多了解几位老师,以便将来出现意外情况来不及准备。
在初试刚结束,未公布复试时间的情况下,同学们还不能放松自己,毕竟考研还未结束。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沉下心来认真准备复试工作。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学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