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几本书,在自习室或图书馆待上一天,这在考研生群体中很常见。不可否认,高校自习室和图书管是非常难得的优质“备考之地”。因此,会一些考研失利的考生,继续利用这个“备考之地”进行复习,迎战下一次研究生考试。他们大多在高校附近租住下来,每天保持着与在校大学生一样的备考节奏:早上六点多钟起床,七八点钟赶到自习室,中午或在食堂吃饭,或吃点随身带的食物,晚上九十点钟或更迟才离开教室。
已经参加过两次考研的柏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去年毕业的柏同学,参加过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和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可惜的是两次考研均失利,好在他心态比较不错,虽然有些失落,但情绪没有太大波动。
为了能继续被考研氛围所笼罩,以及可以继续享受良好的备考环境,柏同学在母校周边租住了一间屋,每天与在校大学生一样,早早去自习室占位。而这样的生活方式,他已经进行了一年。运气好的话,再有不到一年时间,他就能摆脱这种生活,可是谁能肯定地说“一切都会如愿”呢?
“第三次考研,不算什么稀罕事”,他笑中带着些无奈,“如果第三次考研失败,我还会考第四次,因为自己除了考研,什么都不会!”
“除了考研,什么都不会”,柏同学这么随口一说,给人的感觉是他选择考研并非出于热情或求知,而是把考研当成一个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如果不考研,他可能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
柏同学不是个例,我们身边存在有一定数量的考研生,他们参加研究生考试,不是有多热爱学术,也不是特别渴望提升自己,而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不自信,觉得考研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不考研,进入就业市场的他们,就好比“无头苍蝇”,东穿西撞,不知所往。
如今,考研生数量年年递增,三战考研、四战考研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报名参加考研的动机千差万别。据统计,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动机参加考研的考生最多。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就是“缓三年,把功夫练扎实了,再就业”。某种程度可以认为这种动机也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不自信。抱有该动机的考研生中应该也有一部分是觉得自己“除考研外,啥都不会”。正因为“啥都不会”,所以需要再用三年的时间学点东西,否则找工作会遇到很多尴尬事。
虽然部分大学生确实荒废了大学四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寄望于考研弥补“损失”,但也有些考研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是一种主观上的错误认知。其实上大学只要不是太胡来,专业知识肯定会掌握一些,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的培养,自己很难察觉到。另外,大学里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参加的一些组织活动,了解到的大千世界,会拓展人的世界观。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通常不容易被带节奏,在评价社会现象时也不会偏激,更不会不理智。这些都是大学默默教给我们的东西,不会因为察觉不到就不存在。
当然,对就业来讲,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尤其在就业形势愈发复杂的当下,别说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就是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也不见得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况且有一些大学生是真的什么都不会,他们拿起书本备考研究生实属逼不得已。可是,考研岂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以及考研生整体水平的提升,考取研究生变得越来越难。
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很多考研生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一些原本高呼“非211不读”的考研生,在被调剂到普通院校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选择放弃、来年再战,而是很高兴地接纳“调剂”。因为他们知道,明年的研究生考试,比拼程度一定会比今年更加激烈,恐怕到时候连读普通院校研究生的机会都没有了。
话说回来,本科毕业找到好工作的也有不少,他们在各自领域受认可程度不比研究生差,究其缘由,还是与他们强劲的综合能力有关。所以,从大一开始就好好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四年时间,一定可以完美地充实自己。只要肚子里满满的都是干货,还怕找不到好工作?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学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