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考研的这个时候,复习战略和心态调整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汇集了院校高分学员们的经验之谈,它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些想法和说法的真理性,现在整理出一些适合冲刺阶段的高分经验集锦,分享给正在紧张准备考研的同学们。
王同学:陕西科技大学 初试405分
过关重点抓基础,高分必须有突破
“过关重点抓基础,高分必须有突破”战略方针。如果其中一门课程你不是特别擅长但又必须顺利过关的话,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知识上面,而不要去研究那些偏题、怪题,其中最典型的科目就是数学。尽管每年高分考生的数学基本都稳定在130分以上,但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科目大部分的题考察的都是很基础的知识点。以我一个数学完全零基础的人为例,认真准备复习8个月后,数学也拿到了138分。事实上除了教科书以及历年考研真题之外,其他的参考书我几乎没有看,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去研究那些难题、偏题。
在战略战术执行到位的保障之下,在前期基础扎实的前提之下,最后几十天你的时间所要投入的地方。即使是一两天泡在一套真题里也是正常的,摸透读懂熟悉才算过关。在真题过关的基础之上再去做模拟题,事半功倍。特别是政治和数学,后期模拟题的价值会比真题更大,一是因为真题在很多前面复习的教材中已经多次接触,已经不再有挑战性与可用性;二是政治科目需要适当押题以及反复练习答题的速度和技巧。毕竟时政这一块是政治考核的一个核心,这些都是需要考生在考前需要与外界积极交流的信息关键所在。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班里40多个同学,发现虽然大家的复习时间基本相似,但是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复习安排是一样的。结论很简单,就是做自己的计划。不同人的生物钟不同,因而不同时段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我属于夜间思维活跃的人,所以我会把夜间的高效率留给自己听网络课程,第二天白天把老师讲的技巧方法加以应用,这是我学习事半功倍的窍门:效率最高的时段留给能产生最大效益的事。
董越:湖南大学艺术专硕 初试381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抗遗忘强化分训练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因为我考了3年,但实际上最后一次真正复习的时间不过短短一个多月。要想把长期的复习压缩到一个多月来完成,必须保证这几十天是充分有效的,我的秘诀就是只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突击强化训练。尤其对于考过研的同学而言,第一次考得不错的学科第二次不见得就能继续拿高分。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性漏洞,第一年你避开了,可能第二次考试就遇上了。
该怎么检验自己的薄弱环节?建议选取近三年的考研真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一遍,分析错误之处和猜对之处,然后你就知道你的工夫该花在哪里,你的解题水平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方法能帮助你更好的把握今后的复习方向。每个辅导班、每本参考书都是根据大多数人的情况设定的,具体到每个人,肯定有不适合他的地方。考生需要围绕真题和考纲,永远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缺什么补什么。对于掌得很好的知识点,大可不必再花大量时间,要知道在投入相同的情况下,薄弱环节的产出率最高。
在这里我推荐给同学们两个学习的技巧,一是“抗遗忘强化训练”,这是一个很适合短期突击的复习技巧。我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为中心,搜集类似或相关的题型,加大训练的题量。重在理解和研究答题技巧,短期内变身为一台答题机器。这时无论是在知识储备、答题技能、临场感觉、心里素质等方面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二是“增量记忆法”:每看一遍书,都只是记一些薄弱知识,而不是全部,这样就能很快的把书都看一遍,然后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这个方法在后半段复习时还是很实用的。
除了补薄弱环节,大家也需要注意强化自己的比较优势。例如,英语阅读成绩与英语水平的相关性很低,翻译和写作成绩与英语水平的相关性则较高,所以在最后一个阶段可以多花时间在翻译和写作上。
赵同学: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初试400分
整理应试笔记 重建知识框架
大家复习了那么长的时间,应该都积累了很多的知识点,怎么样把自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是帮助记忆和理解的关键。我认为任何的“知识框架”是一个很不定性的东西。任何可以帮助你将知识点组织起来并条理化的章节安排和联系都是“框架”。作为将课本文字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关键一环,我的建议是,不要迷信任何已有的框架,自己去整理一个框架最有利于记忆并最终应用这一框架和其下的所有知识点。
在前期的复习过程当中,我曾经整理了一份复习笔记,主要是按照所用课本结构整理出的框架,同时把自己的难点、弱点部分详细的整理并备注出来,在框架中的相应位置填充进去。但后来我发现这份笔记有很大的漏洞,只着眼于大的框架和小的难点。所以最后一个多月时我又重新整理一遍笔记,是专门用来应试答题的笔记。这份笔记分为三个层次,即课程框架—知识点—给分点。在框架和知识点上力求广泛覆盖没有漏洞;对每一个知识点,都以应试为目的写出6-8个给分点,直接以答题的要求来记笔记。当然,记这份笔记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尤其是在10月和11月这样时间已经非常紧张的时候。对此,我觉得,对于简单的、自己熟悉的或者考到的可能性不大的知识点可以略记,而对自己觉得较困难的或很可能考到的知识点则要详记。
马同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初试407
宠辱不惊但竭尽全力的心态是最好的
对于考研,我始终认为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考研本是一场看不见敌手的战斗,你只知道自己的进步却无法知道别人究竟处于一种什麽水平。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状态。所以面对考研,我没有骄傲地以名校学子自居而选择在考研路上独自拼杀,而且宿舍的环境是不适合考研一族的,而是果断的选择了报辅导班。事实证明,考研不仅是智商的较量,也是情商的比试,一连串正确的抉择才会让我们更加接近成功。在集训营里,老师提供了广泛的研友和信息共享渠道,研友们相互打气和鼓劲可以免除一种孤军奋战的孤独感。起码最后我们班里的同学都去考试了,没有出现临阵脱逃的案例。而我之前宿舍里本来是6个人打算考研,结果最后上考场的只剩下2个。
考研需要的是一种以苦为乐的境界。大难往往是在后面,而且是来自于你的内心。考研最难的不是有多少知识点要背诵,不是坚持的时间能有多长,而真正困难的是来自心里的焦躁不安和不够自信,而且这种心态的作用在强化阶段体现得最明显。我就曾经有过那么一个时期,即使天天看书也感觉没有成效的阶段,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似乎一切都是静止的。这是最容易让人胡思乱想、自暴自弃,甚至打退堂鼓的时候。特别是作为已经二战考研的我,心理的复杂多变、曲迴辗转就更不用多说。幸好我经受得住这段时间的心理折磨。纪德说过, 幸福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中追求快乐。只有经历过枯燥的量变,才会迎来有真正的质变。
除了信心的坚定,还需要有随时调整的计划,以辅助心情的平稳。注意随时科学灵活的调整目标和计划,这也是最考验大家智慧和毅力的地方。特别是有些同学前期的复习时间实在是太短,或者复习的效果太差,最后阶段目标和心态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你半年前誓言旦旦要考400分以上,这时可以调整为380分,并且把这380分的分值落实到具体每一个科目上去。我觉得最理想的复习境界就是,就是当你埋头学习的时候,你却忘记所向往的那个某某大学。
总而言之,到了这个阶段,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跳一跳就能触摸得到。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坚持到上考场的最后一刻。当你在考场的时候,心态非常重要,特别是基础的东西,在放轻松的状态下自然就会做出来,有如行云流水毫不费劲。
不管目标有多近,不前进就永远无法到达;不管目标有多远,你向前走一步,就离它近一步。
只要努力,没有考不上的研究生!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学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