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考研从几月份复习最适合?

  • 来源: 学府考研
  • 浏览: 1131
  • 2019-07-26
我要分享:
摘要:考研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有计划的“大佬”成功的几率高达60%,每走一步路能找到意义所在,在这一步路上学到了什么,仅20-30厘米的距离表现出了创业的初衷和开始。2020研究生考试正倒计时中,现准备考研时间还够吗?往往有学生对学府老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今天就为大家进行解答。

  1、考研复习阶段分析

  考研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起步、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二是强化应试训练。

  2、学习计划的制定

  (1)搜集资料阶段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②2-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2)第一轮复习①4-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春季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②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3)第二轮复习①7-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正规大学举办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②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③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④10月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网上报名、填报志愿;11月所有考生都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4)第三轮复习①11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②12月-次年1月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

  (5)初试临考阶段1月上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6)准备复试阶段①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②3月关注复试分数线。③4月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④5月关注复试成绩。

  3、复习技巧

  (1)第一轮复习策略英语、数学和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因为英语、数学学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程内容多而杂,量很大,因此第一轮复习宜早不宜迟。只有政治复习不必着急,因为考点还没修订完毕,新大纲尚未出台,所以安排到7月份强化期内,免得做无用功。

  ①英语。重点是考研词汇、基本语法,同时,阅读理解训练也要开始。语法等不会有什么变化,词汇每年大纲虽然有所修订,但变动不大,因此找本前一年的《大纲》先看着。有许多同学正好在这一阶段考CET6级,由于6级和考研难度大致相当,词汇量也差不多,所以可以结合起来复习。

  ②数学。此阶段的侧重点在于先全面整理一下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也要开始大量做题。因为做题很耗时间,一旦进入强化期开始复习政治之后,就不可能再占用大量时间做题了。

  ③专业课。本校本专业报考的,要利用常规教学,好好学学专业课程。跨专业或跨校报考的,此时要开始专业课程的系统复习,如可能,应旁听一些重要的专业课。首轮复习主要是要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本科基础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资料,也可以选择一些打基础的长期班或预备班来给自己充电。政治有点不同,一开始就可以选个班期较长的辅导班,可以带着步入复习轨道。

  (2)第二轮复习策略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强化期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中间有一个暑假,没有课程干扰,因此复习时间最为集中,其它学习任务也最轻。强化期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阶段,考研成绩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此阶段的复习效果。甚至有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从本阶段才开始复习备考,也取得了成功。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四个月的复习时间呢?关键是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对各科重点、难点的提炼和把握;二是逐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①政治。政治首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是紧密结合的,都安排在强化期。此阶段重点之一是提炼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及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综合。二是当年重大时事政治与相关基本理论的结合,如“通货紧缩与货币流通规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等等。

  ②英语。词汇方面,应该在已经大体掌握意思的基础上,开始深入掌握用法,尤其是固定搭配和习惯另一个重点是解决长难句,掌握各种句式。同时要加大阅读量,一方面提高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阅读来巩固语法、词汇和句式。本阶段必须进行相当量的题型专项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

  ③数学。本阶段由于政治已经开始复习,因此数学时间会相应减少,做题数量也不可能很多。因此,要在首轮复习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回头总结、归纳,提炼解题规律。

  ④专业课。这一阶段由于公共课程份量加大,专业课复习强度会有所减弱。本阶段的任务是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在心中建立起整个专业体系。另外一点就是要开始按照专题归纳整理专业知识内容。第二轮复习要选购一些质量较好的强化复习资料,有可能的话上一下公共课的辅导班。建议暑假就不要回家了,即便要回,也一定别超过一周,毕竟家是休息娱乐的地方,不是学习的地方。每年都有人发誓回家去好好学习,结果绝大部分证明是自欺欺人。

  (3)第三轮复习策略冲刺期内各科均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一般考前两个月左右开始,标志是10月中下旬时事政治的复习内容基本确定。本阶段理所当然地要巩固已经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牢牢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将业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最后卷面上的得分,也就是说,要强化应试训练。

  政治: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的结合,二是进行答题方法训练,强化答题技巧。时事政治与政治基本理论的结合历来是考试热点,需要自己好好归纳总结,建议上串讲冲刺班。不要做大量的模拟题,因为缺少严格的标准答案,很难对模拟结果做出精确评判,要是碰到一些劣质的模拟题,说不定还会误导。

  英语:冲刺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有两个,一是进行大量模考练习,二是强化训练短文写作。对短文写作的强化,首先要对可能的命题范围做出预测。考研英语作文命题不会冷僻,不会很专业,通常都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或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例如保持健康、如何读书、环境保护、乱承诺等都曾是出题范围。了解到这些大概范围后,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相关文章,熟悉有关观点、句式、词汇,多动笔写写,在考场上就可成竹在胸。数学:本阶段要逐步恢复做题练习量,进行大量模拟训练,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另一方面使解题状态上升,最好能在考试时达到最佳点。

  (4)模考带复习公共科目和数学在第三轮复习的前期安排了一个模考带,一般在11月份。之所以在这里设置模考带,是因为经过两轮复习,需要通过正规考试来检测一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第三轮复习计划;同时也是因为考期逼近,有必要增加一些实战经验。模考有两种模式,一是自我模考,找一份模拟题,自己安排时间测试一下;二是参加模考班。模考班的优点在于正式考场,严格监考,正式答题卡和答题纸,实战气氛逼真,检测出来的水平很真实;同时模考班还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参加者可根据平均分估计自己的相对水平。

  1、学无定法

  学无定法,此乃考研经验之最高总结。在考研之前,有不同的师兄师姐告诉我不同的复习经验和教训,他们几乎都是成功者,但是,他们的话却有互相矛盾之处,我显然不可能全部照办。于是,我按照自己的感觉进行复习,倒也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经验,想来也不过是一家之言,不一定适合于所有人。

  所谓学无定法,主要是指每个人的基础、天分、心理素质、身体条件千差万别,报考的学校、专业不同,由此复习时间的长短、复习的内容、计划,复习的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的人说你应该多做习题,有的人说你应该多背书,有的人说考前应该放松去玩,有的人说考前应冲刺复习,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其个人的基础的,你的各方面条件不可能和别人完全一样,也千万别全盘照搬。

  举个例子。有的人说考研应当复习一年,有的人说复习半年就够了。实际上,抛开所报考专业的难度不谈,就个人而言,不同的人耐性不同,基础也不同。我的研究生同学中,有一位辞职后只复习了3个月,而全班同学中几乎没有人的复习时间超过半年。我本人是9月1日正式开始复习,第二年1月下旬考试,复习了4个半月。复习到后来,我的耐力已快到了极限,而学习的效果则递减。我想如果我上半年就开始复习大概效果还不如我下半年开始复习好。很多人只考虑到早复习多些复习时间,学到的、练到的东西要多,殊不知考研复习是一件极枯燥的事情,要在复习的过程中保持始终如一的热情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的自制力还不足以让你在一年之中坐在教室里不干别的,你最好还是集中精力用少一点的时间复习,而之前的时间用来作些边缘性的准备工作。

  有的人说现在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提前复习就考不上,这也有失片面。在我考研以前,多数人的复习时间为半年左右,他们的分数也不比现在考研的人低。如果他们和现在的人一起参加考试,同样有竞争力,可见复习时间长短并非唯一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条件。

  再比如,有的人说考前一天(或三天)应当去玩,有的人则说应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其实,最后几天用来复习还是休息,其意义往往是在心理上的。复习可能使你得益,也可能毫无帮助,一般而言,毫无帮助的可能较大。但是,可能有的人最后几天不看书便心里发虚,并会进一步影响到考试时的信心与状态,还不如看书。同样道理,最后几天选择放松对你的身心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既不会好到哪里也不会坏到哪里,因为你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临战状态,不会因休息而获得彻底放松,自然也不大可能因为多看了几天书而累趴下。因此,最后几天是复习是休息不重要,重要的是顺乎自然,调整心态。

  同样道理,有的人说政治不用背,看看就行了;有的人说英语只要做题就足够了;有的人说复习的最后一个月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数学上了……听了这些过来人、成功者的经验之谈,你首先要想一想,你适合吗?你和他们一样吗?要知道,复习是不能回头的,不允许试错,你发现一种方法不合适时可能时间已经过去让你没有弥补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因地制宜!2、考研前的准备工作

  考研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搜集有关要报考学校及专业的情况,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取舍,确定目标。

  考前的准备工作是极其必要的,相当于情报搜集阶段。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试题风格、报考情况、录取情况都大不相同,例如,有的学校近亲繁殖,对自己的学生特别照顾,录取的基本上是本校的学生,有的学校则较为开放。有的学校喜欢出书上的题,有的则喜欢联系实际。有许多学校如果你在考前去找导师,可能作用巨大。但是,也可能毫无作用。我考研时,有一位师姐苦口婆心告诉我一定要去找导师,但我心中没有任何概念,在考前没有到过上海,也没有什么认识人,懵懂中就考过来了。后来,我知道了其他许多学校的黑幕,才发现当时真有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勇气。以上种种,必须要心中有底才行。

  对大多数人来说,考研是为了有更好的出路,但难题在于你付出了努力却不一定能考上,这是一个两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研究生教育将是越来越普及的事,现在在读的研究生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形势与10年前本科生的情况差不多,因此在考研时你要有研究生毕业后可能读博士的心理准备。这时,考研可能不是终极目标,你就可以把以后的路放在一起考虑,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曲线救国,考容易的(但不那么合心意的)学校或专业,再读目标学校或专业的博士(现在的博士比硕士好考的多);二是背水一战,可能成可能败。没有让你舒服的路可走,事情不可能两全其美。

  在现在的社会里,一个人的时间越来越重要,为了确保在尽短的时间内有效果,不妨考虑一下第一条路。

  3、自信的陷阱

  再谈一谈自信心的问题。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这是参加考试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自信却会使人产生一些幻象,从而导致应有的理性判断的缺乏。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因为过于自信而忽略了对自身长处和短处的客观分析。有的人可能比较相信自己的实力,认为考哪里一定能考上。我通过自身的体会,想要说的是,在考研时自信不足以代表成功。难道没考上的人没有自信?每年都有400-500人报考我所在专业,在这些人中,至少有200人很自信,其中的100人极自信,然而录取的只有30人左右。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考上与否不仅取决于你的实力,而是取决于你与别人的实力对比(你好可能他更好)、运气以及录取人数(假定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自信是个基础,但却不重要,因为自信不足以把你和别人区别开来(在考前,大家都很自信),尤其是在报考一个热门专业的时候,不要仅仅因为信心而一往无前,而要客观的分析自己的长处(谁都有)、短处(也是谁都有)及短时间内提高的潜力,还有招考的形势。

  第二个是将能力上的优势与成绩上的优势相混淆。比如,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某门专业课看了多少书,理解的多么好,所以比别人有优势,殊不知这门课可能题目历来简单或批卷较松,大多数人的成绩都不低,你学的再好岂非只是空有一身本领?在这里,我又想起许多理科学生报考经济类研究生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过于相信自己的数学功底。其实,数学四的题目并非很难,相对于数学基础并非很差的文科生,理科生数学基础良好的优势难以体现为分数上的优势,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复习时可以少花一点时间在数学上。因此,在某方面的良好基础或能力不能转化为分数上实实在在的优势时,这种基础和能力对你来说就毫无意义。所以,在考前要对自己的优势、劣势科目有着正确的认识,充分考虑到题目难度、竞争对手的情况,不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学得好的科目就能比别人分数高。

  此外,在考研时运气几乎和实力同样重要(超乎想象,后面考试篇中会讲到)。你要知道,你考上时可能只过了分数线10分8分,但实际上如果换一批判卷子的老师,你的分数完全可能面目全非!从某种意义上说,运气比单纯的信心起的作用大得多。综合起来,运气包括许多看似细枝末节但可能有决定性影响的方面,例如,当年试题的风格你是否适应,你是否在考前10分钟正好背到了一道题,甚至批卷老师的不同等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你的成绩,并最终决定了你的被录取与否。回首当年高考与考研的过程,尽管我的成绩都还好,但却颇有幸运的感觉。

  4、明确目标

  复习的目标说来简单,就是在各单科都达到最低标准的条件下,使总分最大化。在复习过程中,一切学习行为的终极目的都应当有助于提高你的总分(而不是单科分数),否则就是无用的甚至有害的。

  可是在实践中,许多人总是严重忽视这一目标。具体说来,有两种常见的错误行为。

  其一是不能科学的安排时间。

  复习时间的安排顺序应当是:简单而提高潜力较大的科目(或部分)――较难而提高潜力较大的――简单而提高潜力不大的――较难而提高潜力不大的,依次安排。所以,要严格区分重点和难点,在必要时,可以舍弃较难而提高潜力不大或虽有提高但对分数贡献不大的部分。所谓"重点"的地方不一定是你要花力气的,因为你可能本来就已较好的掌握了,而所谓"难点"的地方你也不一定要非弄明白不可,因为可能你花了力气可能对提高分数作用很小。举个简单例子,许多人复习时选用的参考书、习题集都一样,也基本上是按照书目章节的顺序逐步复习,殊不知复习参考书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大多数需求而编写的,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书中肯定有不适合他或对他来说浪费时间的地方,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做书的主人,根据自身情况对书中部分进行取舍。

  其二是做一些看似有道理实则毫无帮助的事情。

 

  例如,有的人习惯于在考前的几天做历年的试题,以为借此可以了解自己的水平,增加信心,实则对你提高总分毫无帮助。因为经过复习之后,人的基本水平已经定了,模拟答卷成绩好可能只是因为你有这个水平,自然不会帮你提高信心,而你答不好又会打击自己的信心,何必呢?而如果你在模拟中发挥失常或超常又会让你对真正的考试产生误判。也有的人想通过这种做法来了解掌握答题所需的时间,这又大错特错了,因为你早该在复习过程中逐步熟悉考试时答题时间的分配,才会真正养成良好习惯,考前的突击只能让你心中有数,却不能让你在考试时运用自然。

好成绩,从选择好老师开始

赵宇 考研政治

全国优秀高端教育品牌学府考研精品课研发团队,旨在为每一位考研学子提供最有效、最贴近实战的考研辅导课程

立即预约

热门专题

已有2015名学员在学府学习

你想学什么?写出来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学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02389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