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与考研相比,那个更值得你付出!

  • 来源: 学府考研
  • 浏览: 1013
  • 2018-09-19
我要分享:
摘要:毕业季,很多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因受到专业和学历的排挤等原因选择报考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给自己添砖加瓦,这一来,也让很多学员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学习的专业,激发了体内的学霸体质。

  很多成功考研985名校甚至清北的人在备战考研中有着极高的规划能力、执行力与毅力,比如每天复习十几个小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自普通一本二本三本的院校。那么为什么他们当初却没能凭借如此优秀的执行力考取一个更好的本科呢?现在还有一种言论说,考研越来越功利化,那考名校算不算一种功利呢?考研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一、考研能考985而高考却没有,为什么?

  网友们这么说:

  @知乎网友qwertyuiop

  “开智晚”使我在大学成为神话

  我来说一种情况。有的人“开智”(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比较好)晚,就是高中及以前并不知道为什么考大学,学习不过按时上课,随便写写作业。

  老师讲的好或者抓的紧就多学一些,相应的课程成绩就好点;反之就差点。课下也不会用心查缺补漏,错题都不知道多看两眼,更别提提高什么了。高考竞争如此激烈,这样准备结果可想而知了。

  上了大学以后仿佛才有“神”了,一扫之前“行尸走肉”之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相应的也会积极准备。对

  于考研这样具体的目标,自然是积极了解,结合自己的优缺点积极应对准备。目标清晰且坚定,尤其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时候,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之类的也不是那么不容易做到了。

  总之,个人经验就是,真的想做什么的时候、会有很大能量的,甚至能让自己意外。

  @网友贱贱

  “玩伴”都走了,我就是强者!

  你真以为,如果考研变成和高考一样是个全民游戏的话,那些现在考的好的这些人还有什么机会么?

  初中碾压你,高中碾压你,大学你就翻身了?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走了,不玩这个游戏了,你才能补上爽一把。和智力、执行力毫无关系…

  我可能得罪了一吨考研的人,你们别急着撕我。我其实想说的是,这份执行力,弥足珍贵,而聪明并没有什么卵用~

  @伍亦勤

  执行力这种东西“用则进,废则退”

  同学,人是变化的啊。不要用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方法论思考问题。而要用联系的、运动的辩证法方法论思考问题。

  考研阶段有高执行力,不代表读研阶段有,不代表本科阶段有,更不代表高考时也有。自制力(执行力)这种东西都是“用则进,废则退”。考研时想用,就发展出来了,其他场合不想用,就没有发展出来,或者退化了。

  @张浩驰

  你还有一口气,做什么都不晚

  小升初逆袭,初升高逆袭,高升本逆袭这都没什么问题。

  为什么到了本升研逆袭,就有一大堆人大惊小怪了?

  记住,你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晚的。

  @冬兵

  谁都别拦我,我要学习!

  那是因为高考前没好好学习,因为那时候只是家长或者环境逼你去学习,等你到大学发现你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买不起房子,打不起游戏。这个时候谁都别拦我,我要学习!

  学府小编说:

  以上网友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人总是慢慢长大,也学着往前看的。等到自己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你当然会拼了命想去试试的,因为你也想过好的生活啊!

  二、关于考研功利化,到底功不功利呢?

  ►先看一篇报道:

  中国教育报谈“考研功利化”:失掉了为人为学应有的自由品行

  近些年,考研低年级化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各类考研培训机构生意火爆,推行“考什么教什么”,但多数考研“抢跑”学生却远未达到研究生所需的学科视野和专业水平,导师只能“捏着鼻子”招进来,加大了培养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痛苦。

  曾几何时,成为一名大学生是全家的荣光。大学生是时代精英的代名词,更何况成为一名研究生,一度意味着迈向科学殿堂。现如今,研究生虽早已走下神坛,但考研依旧热度不减,报考数量连创新高。

  然而,在这支日益兴旺起来的考研大军中,研究生的称呼似乎有些悄悄变味,乃至弥漫着些许功利化气息。

  这支考研大军中,有大一大二就着手考研的“抢跑者”,有为改变就业命运的实用心态者,有考什么就学什么的消极应试者,有改变学校身份的名校追逐者……

  林林总总的表现与职业、金钱、功名建立起稳固而强力的连接,形成了“想方设法考研成功而功成名就”的心理模式,背后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滋生并日渐弥散开来的“功利化考研”之真实写照。

  倘以家庭单元或考生个人的角度去体认,这完全可以理解。就业压力也好,改变身份也罢,当出发点是为了成就一个更美好的自我、一个更富有竞争力的个体,那么获取一个更具含金量的学历学位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行为。

  但如果在价值观层面出了问题,后果势必很严重。于考生个体而言,在本该打基础、学通识的大学时代,持“抢跑”心态而过于钻营考研成绩的一分两分,直接影响到本科阶段厚基础的学养品行和学业成就。当考取研究生之后面临学习困难,再回首打牢学识基础恐怕已经晚矣。

  对导师来讲,当遭遇到“功利化考研”的高分考生时,只能硬捏着鼻子招进来,因这些研究生无意于学术研究,加重了导师的指导负担和培养成本。功利化思想的弥漫也造成了大学生“不安”的心理焦虑和“速求”的欲望浮躁,失掉了为人为学应有的自由品行与科学追求。

  一旦“功利化考研”成为一股力量强大的思潮而竞相追逐,最终将使高等教育界弥散着“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和“职业至上论”的成才论。

  针对于此,在引起足够警惕的同时,各界理当尽力而为,予以校正根治。针对那些投机取巧的考研中介机构,应予以坚决严厉打击、规范引导。同时,还应对既有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进行全面审视与创新改革。

  此外,还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成长的规划指导,科学合理定位成长成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唤醒”学生的主体性,但不是培养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之人,也不是培养言必称工程、项目、功名的夸夸其谈之人。

  在日益凸显“能力至上”的当下社会,打通社会的渠道俨然已不是一纸文凭。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一份份“成绩单”成为货真价实的“硬通货”,方能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受得住学术的沉淀,撑得了发展的潜力。

  通过这些社会治理举措和个体自我觉醒过程,考研学子此时将稳固形成良好的价值判断,产生敬畏学术的心理,涵养至“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状态,自为率性地怀揣契约精神,以诗性智慧之兴趣引至知识殿堂,进而真正体会并享受为学之乐。

  学府小编说:之前小编听过一个讲座,一位年轻有为的教授在上面讲说:他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对你严格一点觉得我在害你,甚至家长打过电话来质问我“你是不是看我家孩子不顺眼,你这个老师怎么这样?!”。我当时就很蒙圈,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我的老师也是这么教育我,学术要严谨,我们不能忘了初心,为什么现在全都变了?

  当时小编心理很受触动,其实功利化是肯定存在的,但也不能说一定是错误的,还是要保留一点纯粹和责任心,毕竟学校和导师为了培养你也是付出了辛苦和代价的。功利不是错,功利而没有底线就是不对的!

  如若大家之后非常顺利而愉快地成为了一名研究生,请保持你的初心,谁都想要好工作高薪酬,但是你也应该尊师重道,把老师安排的任务完成是最基本的素养。国家想要培养的是有责任感有社会意识的人才,如果大家都只为了自己,你还盼这个社会变得多好?

  三、考研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考研上名校的几率更高,原因上面已经提到了,当然也不希望大家考研只是为了功利的心态,要有一点大局意识和发展观,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你会越来越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

  那我们考研究竟能得到什么呢?

  1、学历更高一筹

  即使你不是单纯地奔着高学历的目标而考研,但这样的事实你无法回避:招聘中的学历要求随着人才的不断增多而水涨船高,甚至很多单位都"明码标价",非硕士博士不要。

  很多同学被"逼上梁山",不得不走上考研之路。未来社会的发展更是需要大量高学历的人才,取得一块求职的"敲门砖"这也算是我考研最直接的收获之一吧。

  2、学会了主动学习

  考研成功才发现,原来除了书本上那些知识,外面还有更丰富、更精彩的世界等着我们去追求。大学本科,每一门课都是各成一家、自成体系、缺乏系统的综合,面对着那一本本厚厚的专业书,很多人都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有了研究课题和导师的指导,才能明白自己缺少哪方面的信息和知识,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做文献检索。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一件工作而去主动地学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习的东西。

  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英文阅读能力。以前总觉得学英语没啥用,这会儿才知道英语的魅力,熟练掌握了英语便可以毫无障碍地畅游于国外文献的海洋,尽情地享受知识所带来的快乐!

  工作后我也发现,有些同事要评职称了才发现自己还有没有发表过论文,而发表论文是一项硬指标,"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只好临时凑合凑合完事。其实,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平时没有这种经常阅读文献资料、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动向、坚持学习最新知识的习惯,那么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自己将逐渐被淘汰。

  3、学会了交流与思辨

  研究生的生活相对自由,不再是单纯的上课下课,更多的是交流和互动。不管是全国甚至国际的学术年会,还是学校内部的研讨会、研究生论坛、学术沙龙,只要你用心关注,总能聆听到来自不同世界的声音。交流中总能学习到别人的智慧和思想,并给自己以启发。

  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并非别人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哪怕他们是教授、研究员甚至更高的头衔,学术的繁荣应该是百家争鸣。在不断的交流当和碰撞中,我们也会慢慢地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而不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了。

  4、结识了一位好导师

  读研,一位导师就带那么几个学生,与学生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平日里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导师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也能体会到导师慈父般的教导和关怀。

  从导师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冷峻和威严,更多的是亲情一般的关爱。所以,我常对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说,考上好学校不如选个好专业,选个好专业不如跟个好导师。

  5、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既然是读研,那就是要从事研究工作。只要你怀着热情、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当中,你就能够体会到科研的乐趣。

  拿我们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来说,地球就是我们最好的天然实验室,"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所以我们常常要奔赴山川盆地,亲身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正是这一次次的实践,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我还清晰地记得,去年我在北京一家单位求职,面前坐着十四位领导,面试我们十三个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你考过多少分、得过什么奖学金,而偏偏问你做过什么科研课题,在这个课题中你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详细问你具体的专业问题,看你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些工作。

  几乎所有的单位都是这样,因为他们是在招聘员工,而不是在招收学生。

  6、锻炼了承受压力的能力

  读研的日子,痛并快乐着。看似一帆风顺的生活,背后总是有着艰辛和汗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都说"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这可能只是某些人的自我安慰吧,因为成绩不合格或者答辩不通过而无法正常毕业的学生也是有的。

  要知道,写成一篇差不多100页五六万字的硕士毕业论文,没有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是绝对办不到的,妄图"复制+粘贴"东拼西凑速成一篇论文来糊弄导师和学校,终究是逃脱不了惩罚的。

  为了能够完成合格的毕业论文,顺利毕业,经常夜不能寐,通宵达旦地分析、处理和计算是常有的事情。

  朋友的一个舍友,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居然在实验室连续通宵达两周之久,计算机连续数日不关机,程序一直在计算数据,最后的辛苦换来的成果令大家羡慕不已,写出的论文比一篇博士论文要厚,我们开玩笑地说建议学校直接授予他博士学位吧。

  考研这条路一定是对或者错,谁都说不清楚。但是只要你现在对它有渴望,真正意义上的渴望,你就值得一试!而且只要足够坚定,你也一定可以如愿!加油吧,未来的研究生们!

好成绩,从选择好老师开始

赵宇 考研政治

全国优秀高端教育品牌学府考研精品课研发团队,旨在为每一位考研学子提供最有效、最贴近实战的考研辅导课程

立即预约

热门专题

已有2015名学员在学府学习

你想学什么?写出来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学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02389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