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考生择校的同时都会面临着一个世纪难题考学硕VS考专硕?还是考非全、在职?这四种选择,面临着不小的争议。今天就从考试难度、招生趋势和报考人数、调剂要求、培养方式和读博方式、学制、经济支出、含金量和就业为大家梳理以上四者的不同。
学硕与专硕
01、考试难度
学硕考英语一,专硕基本考英语二(少数学校要求专硕也考英语一,如上交,具体要看目标院校的要求)。总体来说,英语二的词汇难度和文章难度略小于英语一。但是英语二和英语一的考察风格不太相同,做题的逻辑和常见的陷阱不是完全相同的体系。很多人做完英语一再做英语二(或反过来)会感到有些不适应。所以无论是英语一还是二,要考出好成绩都需要多背多练,但英语二会轻松一些。
在专业课上,有说法是“专硕的题比学硕简单”。这说的其实是专硕对于理论的考查相较而言不会太深,比较直接而简单。但这种规律也不是绝对的,各个学校的考察难度不一而足,比如重大2019年的学硕题可能不如上交专硕的题目难。所以在判断专业课难度上,还是要根据院校的往年情况。
02、招生趋势&报考人数
随着国家招考政策的升级,对专硕的招生有所放开,而学硕统考招生人数会慢慢收紧,更多名额留给保研。也就是说,学硕招生名额呈减少趋势,专硕招生名额呈扩大趋势,考学硕会越来越难,考专硕会相对更容易。
但一枚硬币有两面,专硕招考人数的增多,意味着报考的人数也会增多。2009年全国招收40多万研究生,专硕人数只占约10%;2017年国内专业硕士占比达到56%,比例首次超过学硕。2019年全国研招考生规模达341万,近两年的招考人数平均年增50万。当报考的人越多,竞争的愈发激烈也就可以想见了。虽然各大高校不会公布每年的报录比,但向各自的师兄师姐打听一下,你会嗅到那丝硝烟味的。
这样一来,其实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不能把宝全押在竞争对手少上面。无论选择学硕还是专硕,都会面临着僧多粥少或粥多僧更多的窘境。与其如此,不如将心态摆正,奋勇直冲。当你足够努力,足够幸运,又怎么能知道自己一定考不过别人呢?
03、调剂要求
在报考的时候不能灭自己志气,但也必须做好较坏的打算。万一没通过第一志愿的分数线或者擦线过,你将需要考虑是否调剂。调剂也有自己逻辑链,即学硕可以调到专硕,专硕不能调到学硕。往年也出现过学硕报考人数太多,成绩靠后的几名学硕考生被调剂到专硕面试区,结果幸运上岸的。这中间存在着某种“考试运”,不可言说甚至不可捉摸。
但我们不提倡大家一股脑都报考学硕然后期待着被调剂,而是让大家了解一下这种可能,以备以后的不时之需。如果你渴望报考学硕,但又害怕名额紧缺,也不妨抱着这种“侥幸”去搏一搏。
04、培养方式&读博方式
学硕和专硕的培养方式不太一样,这跟它们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关系。
学硕培养的是科研型人才,也就是培养研究人员和高校教师。因此在培养方式上会更侧重于对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专硕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就是要为业界输送高质量人才、新鲜血液的。在导师设置上,很多学校的专硕也实行“双导师”制,除了有学院的老师辅导你之外,还有业界的“师傅”带你。
但如果你觉得以后还有在国内读博的可能,注意了:学硕可以直博,但专硕是没办法直博的,无论你和博导关系再好,你必须得考上去。这一点上,有志在国内读博的专硕会比学硕辛苦很多。
此外,有的学校(如清华)允许专硕在毕业时选择做毕业设计,对于恐惧写论文、有创意有想法的专硕同学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05、学制
大部分学硕是读3年,大部分专硕是读2年。
读2年的好处是时间短,你能省出一年宝贵的时间。现在很多工作对年龄还是有要求的,年轻就是资本。但是2年也意味着课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节奏会更快,学习压力更大。
读3年的好处是更清闲,课程被分散在不同的学期,学习压力相对小一些。第二学年事儿比较少,你可以选择多找一些含金量高的实习,也可以申请去国外或境外交换,多享受一年作为学生的乐趣。天知道当临近毕业时,我有多留恋学生的身份……
06、经济支出
总的来说,读学硕更省钱,读专硕在上学期间经济支出会更大。
学硕的学费一般在8k左右,奖学金也有6k-1.2w不等,加上一年10个月的600-800元助学金,收入基本可以cover掉学费。住宿费也不会很贵,毕竟跟租房子比起来,学校提供的宿舍总是很良心的。
专硕的话,各校学费就不太统一了,一万至几万不等。比如北大专硕8w,复旦专硕5w。专硕也有奖学金,但不会覆盖所有学生。
有的学校不为专硕提供住宿,比如北师大培养地点在北京的专硕不解决住宿。在帝都要自己找住宿,花费可想而知。如果经济条件比较紧张的同学,在选择时也需要将住宿费用支出纳入考虑。
07、含金量&就业
学硕和专硕的学位证书没有差别,用人单位也不会过于纠结你是学硕还是专硕。学硕的价值可能在于逻辑更清晰,研究问题的能力更强,可以去互联网的研究岗、研究院、高校谋求一职(去高校的话可能还得继续深造)。专硕实践能力相对更强,在大厂会更受欢迎。
但是目前学硕和专硕去考公或者去媒体、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都大有人在,不会因为自己是学硕或专硕而自我限制就业岗位。毕竟,用人看的是能力,学位只是敲门砖。
全职与在职
非全日制研究生: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取消后,相关工作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因原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即允许在职人员报考,也存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纳入后只须在录取时明确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他不做任何变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各培养单位的招生简章应公开学习方式、修业年限、收费标准和办学地点等信息。考生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培养单位招生简章自主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也就是说,现在在职读研已经被纳入非全读研之中,非全与全日制的考试时间、规则相同。
01、考试难度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与专硕相同,但基本要求会比专硕低一些。
02、招生趋势&报考人数
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非全专业的招生趋势向好。
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已经工作的人想要继续提升学历,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会选择读非全研究生,因此报考非全的人数近年来猛增。
03、调剂要求
学硕或专硕是有机会调剂到非全的,如果你报考了质量较高的学校,但是成绩又有点危险,可以在与老师等专业人士沟通后选择调剂到非全。
04、培养方式&学制&读博方式
非全的授课时间与全日制不同,所以才叫“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时间或某个时间段集中授课,授课节奏比较紧凑。学制也是2-3年。在课程上,有的学校课程设置会比较水,但不是全部。
读博的话,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读直博,需要考博或选择在职读博。
05、经济支出
非全的花费和专硕一样相对会比较高,比如清华新闻与传播(传媒实务与创新方向)的学费为3w,三年共9w。而且非全一般是不分配宿舍的,基本上没有奖助学金。
从时间和支出的对比上看,非全比全日制的支出更高,但是这种培养方式主要还是针对已经工作的人群,所以值得与否还是需要个人来评判。
06、含金量和就业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毕业证、学位证的含金量其实无法相比较,因为它们针对的主要人群不一样。非全的毕业证书标会有“非全日制”字样。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能考上全日制专业当然是全日制更好,如果最终被调剂或不得不选择非全专业,需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学校质量不是很好,非全的学生多是不好学、混学位的,那么可以考虑再战或者是去找工作了;但有的学校确实很好,上面也已经说过了,那就可以考虑,多问问专业人士的意见。
如果你是在职人员,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工作,而又想提升学历,那么非全当然是很好的选择。
目前就业市场上确实存在对于部分非全学生的歧视,这是因为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培养质量还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又回到上面说的,慎重考虑。
说到底,这三种选择还是我的红玫瑰,他的白月光。
现在付费自习室火爆的现象从侧面说明,人们对于知识的焦虑、对于学历的渴望正在提升,“全民考研”虽然是个有点夸张的说法,但确实能说明一些问题。
随着未来研究生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学硕和专硕会有自己更明确的培养方案,非全也会成为更加受到认可的选择。至于现在,符合你自身情况的选择,才最有价值。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学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